運動傷害
瀏覽人次:0

靜態伸展的介紹

靜態伸展的介紹

艾爾文•科斯葛羅夫(Alwyn Cosgrove)說過:「對於新觀念,人在短期內會做出過度的反應,日久了又興趣缺缺。換句話說,人對於趨勢與潮流,一窩蜂湧上的速度極快,拋棄的速度也一樣快。」

經典的例子就是靜態伸展的熱衷與摒棄。1980年代的研究顯示,運動前做靜態伸展會降低肌力的輸出。引發體能界的過度反應,反之,動態熱身運動應運而生。

在運動表現領域中,動態柔軟度(dynamic flexibility)的對運動表現有幫助。雖然靜態伸展並不是熱身最妥當的方式,但長遠來說,它對於預防運動傷害仍是有效且必要的。

但事實上:在高強度的運動之前做動態熱身,是預防急性傷害的最佳方法。換句話說,如果想要降低腿後腱肌群側與腹股溝拉傷的機率,你必須在訓練、比賽或舉重課程之前執行動態柔軟度運動

然而,另一個研究發現許多漸進式傷害,罪魁禍首似乎就是「柔軟度」的缺乏。諸如髕骨股骨症候群(patellofemoral syndrome)、下背痛、肩膀疼痛,似乎都與不會被動態伸展相關。

其實許多教練心裡認定的:在運動前做動態熱身,運動後做靜態伸展。雖然這個想法似乎很有道理,但運動後才做伸展似乎不會為柔軟度加分。

關鍵在於:一開始先執行靜態伸展,可以在肌肉最容易增加長度時提高柔軟度,後面接著做動態熱身,為肌肉的運動做準備。教練必須針對長期的傷害預防考量到肌肉長度的變化,並為了短期的傷害防護設想到動態熱身運動。兩者都至為重要。

因此,我們提出的方法如下:

  1. 滾筒動作:前文提到的滾筒技巧,做5分鐘至10分鐘,降低肌肉的密度。增加的肌肉密度經常被稱為「糾結」或「觸痛點」。按摩、肌肉主動放鬆技術、肌肉活化技術與軟組織鬆動術等術語,都是針對改變肌肉密度而設計出的技巧。作者喜歡將滾筒滾壓想成是對肌肉做熨衣服的動作,它是靜態伸展前的必要前奏。
  2. 靜態伸展:用滾筒降低肌肉組織密度後,可以緊接著執行改變肌肉長度的動作。很多軟組織專家提出的建議是:不借助熱身動作之下,讓肌肉做「冷」伸展,也就是只要做滾筒動作和靜態伸展即可。這個理論認為,升溫的肌肉不過是拉長與回歸到它的正常長度,冷伸展可能也會歷經一些塑性變形與長度增加。
  3. 動態熱身:滾筒與靜態伸展之後就是執行動態熱身。滾筒動作是為了減少糾結與觸痛點;靜態伸展的目標則是提高柔軟度跟長度;緊接著再執行動態熱身。這樣應該能排除肌力降低的可能性。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