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傷害
瀏覽人次:0

功能性訓練背後的科學

功能性訓練背後的科學

先使用一套新模式來闡釋訓練動作。這項新模式是1990年代由物理治療師蓋瑞•葛雷率先導入他的「連鎖反應課程」 (chain reactioncourses)。他倡導肌肉功能的新觀點,不再是屈曲、伸展、内收與外展的舊定義,而是動力鏈 (kineticchains)的運作。相較於過去的「非機能解剖學」,就是學校教的肌肉起點、終點、動作產生,較不重視運動當下的肌肉動作。相反的「機能解剖學」將重點放在人體為了執行動作,肌肉會如何牽動相互關聯的關節群與肌群共同運作

就像是當足部著地,為了避免跌倒,下半身的肌肉(臀肌、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群)會全部一起動作,阻止踝關節、膝關節與髖關節彎曲。

所以在著地時,股四頭肌是膝關節伸肌嗎?🡺錯!實際上是雖心收縮。

腿後肌群是膝關節的屈肌嗎?🡺錯!它同時要避免膝關節屈曲與髖關節屈曲。

C:\Users\win10user\Desktop\Relative-activity-diagram-of-lower-body-muscles-during-normal-gait-cycle-1.png

透過機能解剖學的觀點解釋身體運作,會發現所有的肌肉先以離心去制止一個動作,幾毫秒之後又以向心引發一個動作。所以訓練時不要死板的要求向心或離心,而是要交替出現,更加生活化,這就是功能性訓練的概念了。

Ex:腿部伸展,用到的肌肉動作與神經系統模式並不會被套用在走路或跑步,就定義而言,屬於開放鏈 (open-chain)動作。但想鍛鍊真正會用到的肌肉,必須採取閉鎖鏈運動,就身體下肢來說,「開放鍵」或「單一關節」的運動基本上可以視為「非功能性」運動。因為我們運動幾乎是站著腳踩地~

功能性訓練的爭論再起

過去20年來,為了讓訓練更具功能性,教練們從著重在身體兩側、以槓鈴為主的訓練計畫,轉成將重點放在身體單側的鍛鍊,也加入更多的啞鈴與壺鈴訓練。

功能性訓練開始風行的第一個現象是,大多數健身器材製造商從生產受眾人青睞的單一關節、個別肌肉的肌力訓練器械,轉而生產「地面導向的運動器械」(ground-based machines),也開始製造基本的深蹲架與舉重床。就連大重的健身觀念也更偏重功能性訓練,ex: 滾筒、壺鈴、阻力帶、人工草皮的訓練區等等都越來越常見,以運動器械為主的訓練就逐漸降溫了。

* 功能性訓練發展初期遇到爭論:

1)

部分人覺得,功能性訓練為平衡運動與健身球的代名詞,

部分人覺得,功能性訓練需在完全沒有運動器械輔助下執行,而且必須採取站姿,

有些人覺得,功能性訓練是抛棄兩側對稱的舉重與槓鈴運動,轉而讓運動員在平衡板與健身球上練輕量級的舉重。

2)有些擁護功能性訓練的教練居然做的是「非功能性」的鍛鍊:

每個關節各有不同的功能。有的關節需要的是穩定度,有的則是靈活度,這兩者所需的鍛鍊是大相逕庭的。

某些特定肌群的主功能就是穩定身體。針對這些肌肉的功能性訓練,就是做動作幅度小的簡單運動。在很多個案中,教練和運動員致力於讓一切具功能性,卻忽略了特定肌群穩定功能的重要性。

相關推薦